易数人生

[閱讀·閒書]《遺棄》

懂事是生存的開始,這以前的生命只是牲口。


這是一本好書。

我也不記得從哪裡得知這本書的,大概還是從某個豆友吧。

要說喜歡這本書,倒不是因為它講了多精彩的一個故事,而是因為特別。與其說它想要講好故事,不如說它更想傳達一種感悟或者思考——對於system的懷疑,對於理性秩序的懷疑,對於意義的追問。這本書讓我想起了加繆。

剛開始讀時,看到既是日記形式,開篇沒多久又早早論起哲學,我以為這本書會很裝。以日記的形式來講故事是個很取巧的方式,因為各個篇章之間的相互限制總是會少很多,每一篇,可以是故事,可以是隨筆,可以是“無意義的”喃喃自語……不過,相對的,這樣的寬鬆,駕馭不好,也很容易就完完全全寫散了。

薛的這本書,名為“遺棄”,串起整個故事的卻是鐵林(图灵)的“被遺棄感”。

故事開始於鐵林的突然離開。講述者是他的朋友韋之。鐵林在臨走前留給韋之一只紅皮箱,交代說“到某個時候“,韋之便可以擁有箱子中的東西,並且“經歷”他們。鐵林這麼一走就沒了消息,直到整整兩年後,韋之才接到他的信,當中說:“現在就是‘某個時刻’”。於是韋之打開了箱子,發現了鐵林的日記。

日記的中記錄了鐵林所經歷的日常,他所寫的小說,以及更多的他的思考(我就不劇透了)。鐵林以一個業餘哲學家的方式生活著。然而,將生活作為對象思考和將生活異化是同一條路,就我讀來,鐵林的思考使他與生活分離,同時這種分離也讓他更多地思考……這種沒有出路的死循環,最終導致了他的離開。

至於故事的結局,不是韋之讀完日記,而是鐵林的來信——

“和從前不同的是,從前的理想活著應該還是一種躁動,決沒有單純的圖像。而現在,生存就是理想,這種貼切是再有力不過的了。因此我說很好。另外,現在就是‘某個時候’。”

雖然鐵林說,哲學不應該追求解脫,但我覺得,似乎他最後得到的也是一種解脫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摘抄的分割線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鐵林說

世界遺棄了我

我試圖遺棄世界

P3

“懂事是生存的開始,這以前的生命只是牲口。生存根本上又是種解釋,這項活動的第一個結果是關係的清算,你感到孤獨了,這是偉大。身邊的人不斷從你的沉思中隱沒,但你無意去尋找他們。這時你還只是失蹤, 因為你仍然在解釋著這種屬於從前的關係。最後一個結果才是決定性的,你在空曠的殘酷中找到了一絲來自內心的善意。接著你掙脫解釋的艱深與不見端倪,拋棄它,這才斷然消失。”

P5

"我很好。作為我們這一代人的一個例外(也許是一圈例外中一個特別的例外),我只有在消失中才感到完美。現在我生存在一種常見的輕度煩惱之中,這種煩惱又總可以找到乾淨俐落的解決。現在尤其是很少想到該死的死亡或者那些珊瑚碎末(我們從前在一起總是樂於談論死亡,樂於讓自己置身于深度的恐慌之中,這也正是我們與同時代人的差別所在。我們這一代人雖都經受了信仰危機的顛簸,但真正抖落掉不負責任的樂觀情緒的卻並不多見。)在別人看來,我現在的狀況可能意味著日常生活,但在我自己,我仍然能很清楚地感到自己是生存在某種理想之中。和從前不同的是,從前的理想活著應該還是一種躁動,決沒有單純的圖像。而現在,生存就是理想,這種貼切是再有力不過的了。因此我說很好。另外,現在就是‘某個時候’。"

P27

全人類都在跟時間對話。哲學家企望自己成為時間反過來跟人類對話。哲學家也是寫在水上的符號,很快就消逝了,但卻不斷在流動。對話是持久的,一代接著一代,人們以死亡來琢磨歷史,對話甚至超越歷史。對話是善意的,哲學家的嚴肅就是微笑。對話需要等待。當心靈用它巨大的力量構成空曠,光輝就將灑落在我們的雙臂,使我們獲得在空曠中做人以翻轉的才能。嘈雜的世界妨礙著對話。但是對話卻能促進人與人的交流,這種交流最終又有益于澄清世界的混亂嗎?或者世界最終能被澄清嗎?

P32

胡思亂想跟回憶不同,回憶往往在寂靜中形成而且刹那間形成,刹那間隱沒。胡思亂想是一系列冗長得無法兌現的計劃,在其中最適合于逞能。

P166

我覺得下午很長。從吃午飯以後,好像過去了整整一個世紀。也許我是在等待著什麼?我不知道是什麼。很多人一輩子都在等待。他們又等到了什麼?只有死亡降臨時,他們才意識到等待的代價。等待和希望有些相似,都是對人的欺騙。但是當我們不再等待時,我們究竟在幹什麼?這不很容易回答。也許可以說是在混日子,可是混日子之中也許還有某種等待呢?即當人們在為混日子的日子感到煩惱時,他正是在等待著不混日子的日子。

PP300-301

當我說,這是個混亂的世界,我不是在詛咒它,也不是在抱怨,而是說這種混亂的圖像是某種事實。我相信,這個世界終將以非凡的力量來戰勝一切人。我感到它的威脅,我發瘋似地想用什麼來與它對峙。但用什麼?沒有。劇烈的內心衝突根本就不是可靠的武器,也許更是這種混亂的幫兇。或許死可以實現這一對峙,但從所有實現了的死中可以看到混亂仍然在威脅著人的生存,因此它根本不是有效的手段。是的,我已經否認過這一點,而且我馬上還會無窮無盡的否認,我不知道。真的,我知道的已經很多,但該知道的事情我一點也不知道,哪怕知道了,我也表述不清楚,這到底怎麼搞的?

……

世界的混亂是一種圖像,心靈的混亂也是一種圖像,兩者並不一一對應,但都是事實。接著有一個問題,是世界的混亂引起了心靈的混亂還是正好相反(看得出來,我假定這兩者之間有某種聯繫)?辯證法會說“互為因果”。但這太俗套了。這個問題對我的智力來說並不容易,也許是它本身難辦,與我的智力無關。不過我估計,它的解決可能意味著混亂的部份澄清,因而它可能根本無法解決。

doubanclaim237ee2574ef73466

评论

热度(10)